返回

人才测评

首页

80后大学生回村办图书馆 遭父反对被指不着调80后大学生回村自办图书馆

发布时间:2012-06-05 11:06:45

点击数:45013 次

 让放学、放假的孩子有书读

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“抱团取暖”

   3日下午,鹿海斌再次来到留守儿童玉凤(化名)家,送来了美术方面的书。玉凤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母亲在家照顾三个孩子,身体残疾的她仅读过一年级。鹿海斌说,凡是有美术方面的书,他都先借给玉凤,助她施展特长。

   关注留守儿童与老人是新农村图书馆的宗旨。图书馆建立之初,鹿海斌就设想,召集附近村子有文化、有空余时间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们一起,在图书馆读书、学习,用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。如今,他的“抱团”战术已小有成就。

   年过六旬的郭合林来自七里之外的小亥子村,是名退休教师,擅长书法。一有空,他就骑着电动车来到图书馆,摆下笔墨纸砚,挥毫泼墨教孩子们写字。同村年近六旬的鹿心岭也是图书馆的常客,他曾在镇中学教音乐,一有空就来图书馆和孩子们一起看看书、唱唱歌。鹿海斌正筹划聘请两人分别任美术和音乐顾问。

   “图书馆致力建成老人和留守儿童互相搀扶,互相打气的大家庭,让有能力、热心肠的老人引导放了学没事干的留守儿童,让留守儿童给缺少孩子陪伴的老年人带来欢乐。”鹿海斌如此理解图书馆的宗旨。

   设想把图书馆模式复制到其他村

   鹿海斌计划把96平方米的图书馆里放满书,可如今,48平方米已利用区域矗立的七个书架上,仍有三个没有一本书。“孩子们急缺的是童话、漫画等,目前蒲公英公益组织正帮忙在微博、QQ群上组织募书。”

   当前,为了维持图书馆的运营费用,鹿海斌在图书馆未利用的48平方米的地方经营着一些日常用品,同时提供火车票网上订购、计算机维护、光盘刻录等有偿服务。鹿海斌说,随着图书馆规模扩大,他会取消日杂用品经销,做些不影响孩子、老人们读书的有偿服务,来维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。

   “新农村图书馆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。”鹿海斌说,在农村不乏有爱心、有威望、有时间的热心村民,利用自己挣一点、村里捐一点、社会赠一点的方式,可以为留守儿童及老年人提供互相搀扶的平台,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食粮。

来源:中新网

更多相关

“高潜力人才”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领导力培养是心灵之旅 人才培养三板斧 引导管理企业中的“猴子” GE领导力发展体系

返回顶部

首页 - 登陆 - 注册